导线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埋石、造标、测角、测边、测定向边。

踏勘、选点:为了了解测区范围,地形地物及控制点情况,相邻导线点通视条件,确定导线布置方案。

埋石:宜选择土质坚硬、易于保存和寻找的位置。埋石导线点宜长期保存,在控制桩周围浇灌混凝土保护。

CPI控制点标石埋设规格图

注:1—盖板;2—地面;3—保护井;4—素土;5—混凝土。

测角:一般观测左角(也可观测右角),闭合导线测内角。

测边:一般采用全站仪测量视距(气温、气压、海拔、倾斜改正设置规范)。

测定向边:一般由国家高级控制点与控制点联测,计算方位角。还可以通过陀螺仪测量定向边。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测区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

首级网布设时,宜联测2 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系的高等级控制点;对控制网内的长边,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

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6条;

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量的1.5 倍;

加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比较灵活的布网方式;

对于采用GNSS RTK 测图的测区,在控制网的设计中应顾及参考站点的分布及位置。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一个通视方向,控制点间距400~800m,最低不小于300m;

视野开阔,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观测环境:距易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物的距离应大于200m;距微波站、无线电发射台、高压线穿越地带电磁干扰区距离应大于200m;避开采矿区、铁路、公路等易产生震动的地带;应顾及未来的规划和建设,选择周围环境变化较小的区域。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 个已知方向;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全圆观测法:

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全圆观测示意图

观测方法:

设站:在O点置镜全站仪,A、B、C、D设置目标点;

盘左观测:置盘HZ(0°0’0”),照准A,再顺时针照准B、C、D、A,第二次照准A称为归零,分别读数,记入手簿,上半测回完成;

盘右观测:照准A、逆时针照准D、C、B、A,分别读数记入手簿,下半测回完成;

上、下半测回,组成一测回:观测n测回时,起始方向读数变化为180°/n;

计算2C:2C=盘左-(盘右±180°);

计算各方向平均值:平均读数=[盘左+(盘右±180°)]/2;

方向平均值,填写在括号内(计算归零后的方向值、计算各方向的测回平均值、计算各目标间水平角值);

限差:半测回归零差、上、下半测回同一方向的方向值之差、各测回的方向差;

根据不同精度的仪器有不同的规定。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学测量】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学测量网站立场.
如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联系bd@xueceliang.cn

作者简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